20
2019
-
12
冬至快樂丨陽氣始于冬至,養生恰逢其時
作者:
本周日將迎來冬至節氣,這天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,隨后便晝漸長夜漸短。
常說“數九寒冬,冷在三九”,冬至后氣溫大幅下降,“冬至”是數九頭,此后每數9天是一九,三九便是最冷時候,九九數盡則是回暖之日。
中醫養生講究“天人合一”,冬至后不僅隆冬將至,還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、“儲蓄”健康的好時節。
冬至一陽生,春之先聲也。冬至的到來是陰氣盛極而衰,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。吃了冬至飯,一天長一線。冬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。
冬至是一年中天地陰陽氣運轉接關鍵時刻,也是人體內陰陽氣轉接的關鍵。陰盛陽衰,陰極生陽,一陽萌動,養生特別重視冬令進補。冬令進補以冬至為佳,可促進人體陽氣萌生,消耗相對減少,進補后可發揮最大效用,且保存封藏最久。
冬至養生5大注意要點
冬至是一年中寒冷的時候,在這個寒冷的時候養生就變成非常重要了,如果你想要安全過冬的話,那就要學會冬至養生知識了,那么冬至養生到底要怎么辦呢,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?
1、養腎為先
寒氣內應腎。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,是人體的“先天之本”。冬季,人體陽氣內斂,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有所收斂。此時,腎既要為維持冬季熱量支出準備足夠的能量,又要為來年貯存一定的能量,所以此時養腎至關重要。
2、冬至養生重在養心
冬至養生的重點是要養心。要養生先養善良、寬厚之心,心底寬自無憂。冬季養生,要靜神少慮,保持精神暢達樂觀,不為瑣事勞神,不要強求名利、患得患失;避免長期“超負荷運轉”防止過度勞累,積勞成疾。
3、冬至出外要保暖
到了冬至的時候,溫度又會進一步的下降而且幅度也是非常大的。冬至養中重要的就是保暖,身體暖暖的,我們的氣血才會更加的順暢,這樣才能夠避免很多疾病的發生。
保暖強調的是頭和腳。俗話說“寒從腳下起”,腳離心臟遠,血液供應慢而少,皮下脂肪較薄,保暖性很差,一旦受寒,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,降低抗病能力,導致呼吸道感染,因此在寒冷的冬至時節,腳部保暖也應加強。
4、起居護養要適度
在起居上,應早睡晚起,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。同時也要多穿衣服,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,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。“起居有常,養其神也,不妄勞作,養其精也”,冬令時節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,就能保養神氣,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。盡量做到“行不疾步、耳步極聽、目不極視、坐不至久、臥不極疲”。
5、運動養生適度為宜
運動這方面,因為冬至萬物潛藏,運動養生還是要順應自然規律,不適合做太過激烈的運動,更加應該是在“藏”字上下一下功夫。就像每天在陽光好的時候我們多做做舒展運動。
冬至節令養生,貴在順應時令變化,以保持天人合一,內外陰陽平衡。陰平陽秘,精神乃治。講求辨證施養,依中醫藥理論辨證進補,因人因地因時制宜,根據體質偏頗及氣血陰陽盛衰,冬至節令及地域氣候變化和飲食習慣,有針對性地配制藥膳和食療方。可以精神調攝養生,針灸、推拿和按摩保健防病養生,戶外活動達到“動則生陽”,壯陽氣、促健康,延年益壽。
冬至,養生,陽氣,運動,人體,進補,陰陽,保暖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
暫無數據